Search

收到住在德國的讀者私訊,非常開心。
我取得他的同意後,將他們夫妻激勵人心的屋況圖文分享給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收到住在德國的讀者私訊,非常開心。
我取得他的同意後,將他們夫妻激勵人心的屋況圖文分享給大家。

東西少,顏色單純,空間自然就美。
雜物多,顏色複雜,花再多錢裝修也是徒勞。
Less is more。願大家都能像他們一樣,過得更加輕盈自在。

************

“Phyllis您好,在讀了您的兩本出版書籍和零雜物裝修的教學影片之後,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!當時我和先生正準備等候購屋的鍥機,原本居住的出租公寓有25坪,所以對於手頭預算而無法買同樣大小的自住公寓感到傷腦筋。

其實我已經練習斷捨離3年,但是對於居住環境,或是更正確地說,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仍感到苦惱。在看完您的書和線上零裝修課程後突然豁然開朗,才發現原來自己不需要那麼多空間。最終我們捨棄了五分之四的物品(傢具、家電、衣物、書籍到雜物),因為我們尚不用煩惱溫飽問題,所以無論價高價低皆全數捐給慈善機購,和有需要的人。

這一步真的帶我們找到夢想的家-一個15坪但卻還可以處處留白並且在地板上打滾做瑜珈的空間,而且更開心的是,我發現,零雜物=零裝修,新屋的基礎都做好了,我們搬進了保留的必要傢俱,也從此從傢飾品的無限購物循環中解脫,因為按您教學影片中的一個章節定下自己擁有物品的條件,因此知道生活中什麼是重要的。非常謝謝您~"


Tags:

About author
2012年,Phyllis發表了《零雜物》一書。這本書令許多讀者獲得了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,並如願展開輕盈自在的嶄新生活。 然而,在試圖說服親友去蕪存菁時,不少人卻遭遇到嚴重的挫折,雙方為此劍拔弩張、爭吵不斷,情況就像當年她與母親的翻版,這使她決定替母親的囤積行為解密,並為有同樣困擾的家屬解套。 在深入探索的過程中,她發現原來囤積是一種病,一種在消費社會中不算罕見的心理疾病。依國外的研究成果推估,台灣至少有近百萬人受「囤積症」影響,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!但台灣少有在地研究,社會大眾對囤積者也缺乏認識,更遑論有相關資源能提供必要的協助。 也因此,Phyllis希望藉由豐富的研究資料、精采的個案描寫(有趣的是,就連普普藝術大師安迪.沃荷也名列其中),以及含括文學、藝術、電影、媒體報導等多元視角,帶領大家了解大量積累和死守物品是怎麼一回事,進而對囤積者有更多同理,並讓囤積者及其家屬有機會走出困境,重拾生活空間和生命品質。
從設計裝修到居家整理,讓 Phyllis 協助您​打造出「零雜物」的簡約空間!有事請寫 email 至 [email protected]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